在涤纶筒子纱染色,尤其是深宝蓝、藏青、黑色等深色系染色中,许多工厂都曾遭遇过一个顽固的“对手”——布面或纱线上出现的白色粉末、色点、色斑。这些问题的元凶,很大程度上源于涤纶纤维中的低聚物。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痛点,提升产品品质?本文将为您介绍一种创新的解决方案。
一、 认识真正的“对手”:什么是涤纶低聚物?
涤纶低聚物并非外来杂质,而是涤纶(聚酯)纤维在合成过程中,由对苯二甲酸(PTA)和乙二醇(EG)缩聚反应时必然产生的低分子量副产物。
在高温高压染色环境下(如130℃),这些低聚物会从纤维内部迁移至表面,并迅速在染液中结晶析出。它们如同微小的“沙粒”,极易沾附在纤维或设备表面,导致:
1.色点、色斑:影响布面外观均匀度。
2.白色粉末:使颜色灰暗,影响鲜艳度。
3.摩擦牢度下降:未被去除的结晶物会物理性地影响纱线质量。
二、 传统应对方法的局限
面对低聚物问题,行业传统上会采用多种方法,但各有局限:
1.更换原料/降低温度:成本高,且可能影响染色效果。
2.频繁清洗设备/高温排液:增加停机时间,降低生产效率。
3.碱性染色法:对染料选择性高,易导致色光偏差,工艺复杂。
可见,传统方法多为“事后处理”或“规避问题”,未能从染色过程中“主动控制”低聚物的析出与沾污。
三、 创新解决方案:匀染净SNK的工作原理
匀染净SNK是一款基于日本技术研发的低聚物去除匀染剂。它的设计初衷,就是从根源上阻止并解决低聚物问题。
其核心工作原理可以概括为“三步法”:
1.溶解与分散:其特殊的高分子结构,能在染色高温下有效包裹、溶解刚从纤维中析出的低聚物,并使其稳定分散在染浴中。
2.吸附与隔离:通过强大的吸附作用,防止已分散的低聚物重新聚集、结晶,并沾污到纤维或缸体上。
3.排出体系:在染色结束后,被SNK处理后的低聚物将随残液一同被顺利排出,不会残留于纱线或染缸内。
简单来说,匀染净SNK就像一种有害物质,在低聚物准备搞破坏的每个环节进行阻止、打包并清理出场。
四、 为何选择匀染净SNK?它的综合优势超越“去低聚物”
除了核心的去低聚物功能,匀染净SNK还带来了多重附加价值,实现“一剂多效”:
1.提升品质:根除色点色斑,使色光更纯正、鲜艳,并有助于提升各项色牢度。
2.简化工艺:用法与常规高温匀染剂相似,直接在酸性条件下与染料同浴添加,无需改变现有工艺。
3.维护设备:具有优异的清缸作用,能减少染缸清洁频率,保障生产连续性。
4.安全环保:产品不含APEO等受限物质,符合现代环保要求。
五、 应用指南参考
以下是一个典型的涤纶筒子纱染色应用工艺,仅供参考:
推荐用量:1.0 - 2.0 g/L (或按纤维重量1-1.5% owf)
应用条件:与分散染料、冰醋酸(HAC)同浴加入,在130℃下染色30分钟。
浴比:1:6
温馨提示:在初始使用时,建议采用较高用量(如2g/L),以清除染缸内历史残留的低聚物。连续生产3缸后,缸内环境得到改善,可酌情降低用量。实际使用时,请根据水质硬度、染料及纤维品质等因素微调。
最后,匀染净SNK不仅仅是一款助剂,更是一套针对低聚物问题的系统性解决方案。它帮助纺织企业从被动的“问题处理”转向主动的“过程预防”,是实现高品质、高效率染色生产的得力伙伴。
收拢<<